Quantcast
Channel: CodeSection,代码区,网络安全 - CodeSec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749

通信行业深度分析:网络可视化厂商的蜕变 剑指网络安全和千亿大数据市场

$
0
0

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新疆域、全球治理的新领域,网络安全全面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逐渐对国家安全产生颠覆性影响。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加快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打造捍卫我国网络主权的基础力量,已经成为我国网络空间实力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紧抓机遇,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迈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国网信事业开启了崭新征程,网络安全产业步入了发展的崭新阶段。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测算,2017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达到457.13亿元。二是创新企业数量明显增加。我国境内注册的从事网络安全相关业务的企业数量近2000家,实现在新三板融资的安全企业超过70家,获得创投机构投资的安全创业企业超过120家。三是产业层次逐渐丰富。一批从事未知威胁检测、大数据安全分析、人工智能安全等前沿技术领域的企业应运而生、顺势而为,成为产业创新增长的活跃引擎;一批安全龙头企业纵深发展,产品线脉络日渐清晰,发展布局更为优化,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批IT运营商、设备商践行安全与发展协同并进理念,积极推动网络安全应用实践,进一步夯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安全保障。

二、正视差距,谋划设计产业发展路线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快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出台,新形势造就新发展,谋划产业发展路径正当时。对比国际,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在企业实力、技术创新、政企联动、生态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差距。一是企业整体实力不敌国际。在2017年网络安全创新500强排名中,美国企业占据近370个席位,我国仅10家企业入围,且排名整体靠后。此外,我国企业在业绩水平、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也与国际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技术创新驱动严重不足。国际安全市场以技术经验、资源储备、品牌品质为核心竞争要素,核心技术优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所在。而目前我国安全市场低价竞争、关系运作问题突出,从产品理念到功能宣传同质化严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面临激励不足、意愿不强、效果不佳、难以持续的困局。三是政企联动有待加强。国际安全企业依托技术资源优势,在事前预警、事中防护、事后应急等方面积极发力,承担国家网络安全保障职责,构筑起政企间互信互认、互为依托的密切关系。目前我国在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技术对接、应急联动等方面尚未建立起顺畅的政企合作机制,合作的力度、深度、广度均有待提升。四是产业生态建设滞后发展。美国In-Q-Tel、以色列OCS、英国HutZero等政府背景机构致力于发掘、资助、培育创新技术企业,引领网络安全技术创新方向。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数据,我国网络安全创新企业融资主要来自上市安全企业、知名风投机构、互联网企业等,总体技术方向布局上缺乏引导和指导。同时,技术优劣、品质高低缺乏有公信力的评价机制,产品服务良莠不齐,加剧了市场的不信任。

三、协同发力,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网络安全产业新发展,需要业界各方同心聚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进落实网络强国战略部署,激发网络安全创新需求,优化产业生态,夯实产业基础实力。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激发网络安全市场新动力。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充分认识当前网络空间的复杂形势和挑战,客观衡量网络安全保障需求,补齐网络安全历史性的欠账和短板。

二是明确发力方向,促进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驱动全球大发展、大变革,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假如将传统网络硬件产品比作“大门、门禁和门锁”,则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是网络流量的“监控摄像头”。DPI 衍生于传统网络安全分析技术,作为网络可视化的技术核心,DPI 在网络L2~L4 层传统端口识别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应用层分析,可以增加对网络应用内容的识别。网络可视化还发展出了DFI、DPE 等技术。发展到目前,网络可视化已经与多种网络技术相结合,包括分布式计算与存储、SDN、大数据等,下游应用领域逐步从网络安全往所有具有商业价值的大数据领域拓展。

2018 年网络可视化市场规模达到200 亿元,后端市场远大于前端。根据赛迪顾问统计,预计2018 年网络可视化市场规模将达到199.89 亿元(CAGR20.8%)。未来,网络可视化的市场驱动力将来自于:1、国家监控和政企网络安全的需求;2、IP 流量爆发背景下大数据分析市场发展;3、5G 移动通信制式升级和固网宽带扩容。狭义上的网络可视化市场由“前端”与“后端”市场组成的。目前,我们估计前端(移动网及宽带网)市场规模约在30~40 亿左右,国内可视化龙头与国外NetScout、Allot、Gigamon 等企业收入规模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宽带网主要客户为三大运营商、网信办、工信部、国安等国家机构以及地方公安(刑侦、技侦等)。我们预计未来国内传统的政府+运营商市场规模仍有50%的增长空间;其中,前端市场有望增长至60 亿元左右,可视化后端市场规模在100 亿以上。

终极一跃:从数据采集设备,走向广阔的大数据可视化市场。根据中国通信研究院测算,2017 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470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预计2018~2020 年增速将保持在30%以上。我国大数据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可视化厂商有望分享大数据市场的成长空间:1、国内前端网络可视化企业将逐步实现从硬件设备研发逐步向后端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延伸,有望从十亿级的硬件市场跃升至百亿级的可视化运营服务市场。2、网络可视化技术逐步与云计算、SDN 等新型网络技术结合,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将更深入。网络可视化厂商有望跃升为大数据运营和内容安全厂商,进军大数据千亿市场。

网络可视化后市场映射:从大数据分析独角兽Palantir,看后端大数据运营分析应用的价值。根据Shares Post 估计,2015 年Palantir 的估值已经超过200亿美元,按照2014 年收入测算PS 接近20X,成为当年全球估值第四高的创业公司。Palantir 成立时全球大数据市场处于萌芽阶段,在发展初期完全以产品为导向,获得权威政府情报机构(CIA)订单,定位于市场影响力极大的国家安全、情报领域,通过突出案例让市场认识行业价值;其后凭借已有技术和成熟产品积累,向其他行业渗透。

投资建议:国内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厂商有望突破前端设备市场的天花板,实现从数据提取层向数据应用的延伸,从而向千亿大数据市场飞跃。国内具有海量独家数据的往往是政府机构和互联网巨头。具有设备商巨头背景,与网信办、公安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互信关系的企业,将形成独家数据壁垒。目前,中新赛克、恒为等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厂商具有先天优势。其次,网络可视化企业在大数据拓展中的竞争力体现在数据应用环节中适应场景的能力,包括客户关系、行业理解、响应速度等。传统的网络可视化厂商已经在数据采集环节具有充分积累,对于客户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大数据采集、处理、应用等环节有充分的理解,有望由前端数据采集企业蜕变为跨行业的大数据企业;同时,大数据应用有望与前端设备以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方式提供,实现前后端协同。我们重点推荐中新赛克、烽火通信,建议关注通鼎互联、迪普科技及恒为科技等。、制造强国建设深入实施,需要安全新理念新技术保驾护航。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以清晰的战略布局推动核心安全技术创新。

三是发挥智库作用,促进产业互动对接。加强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能力评定,推动建立以“成效”为核心的服务评价机制,规范网络安全服务市场,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品质。

四是加强政企合作,构建网络空间协同协作体系。鼓励企业发挥技术优势,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最佳实践和威胁应对等方面的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通过技术合作、开放平台等方式,将企业能力纳入国家安全能力体系,强化网络安全支撑保障。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749

Trending Articles